您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内新闻

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卫星传输系统通过国家广电总局技术鉴定

2012年09月12日

2012年9月10日,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由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电影数字拷贝传输和播放技术研究与示范--卫星传输系统》的技术鉴定会。会议由广电总局科技司副司长孙苏川主持,电影局毛羽副局长到会并讲话。鉴定委员会主任由总局科技委副主任鲍林岳担任,广电总局科技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广播科学研究院、广播电视规划院、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广电总局无线局、中广电设计院、卫星直播管理中心、中影股份公司、广电总局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中影股份发行公司与上影集团技术分厂等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鉴定委员会听取了中国电影科研所对电影数字拷贝卫星传输系统工作报告、技术报告、查新报告、检测报告及实验示范的汇报,并听取了佛山市电影公司、浙江时代院线用户代表的介绍。经过认真讨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由中国电影科研所研制的电影数字拷贝卫星传输系统在国内处于技术领先水平,电影科研所已掌握了核心技术,电影数字拷贝卫星传输技术实验示范的成果为下一阶段运营奠定了基础,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电影数字化发行。希望进一步完善系统,为系统运营做好准备工作。最后,鉴定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技术鉴定。

中国电影科研所自2008年起开始进行电影数字拷贝传输的研究,经过几年研究,已研制出广电主干网、有线电视网与卫星传输网的整套技术解决方案,并在全国多地市进行过实验测试验证。电影数字拷贝传输系统于2011年被列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课题,由中国电影科研所承担,课题名称为《电影数字拷贝传输与放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开展时间为2011年至2013年止。

电影科研所提出的卫星传输技术方案于2011年5月通过科技司技术论证,在电影局的支持下于2011年6月开始进行全国范围的影院示范布署,同时开展实际传输实验。目前已布署示范影院共200多家,其中广东省为重点区域覆盖,已布署实验影院150多家,占全省影院总数的80%;其他47家影院为全国范围覆盖实验,分别位于全国各省市和边远地区(拉萨、喀什、鸡西、三亚等)。电影数字拷贝卫星传输系统于2011年7月25日起实现了与中影硬盘发行影片的同步卫星传输。截止到目前,已成功传输影片346部,共507个版本。目前传输情况正常,参与实验的影院已经停止硬盘的邮寄,完全依靠卫星传输接收上映影片。

卫星传输实验自开展以来已经历了两个夏季与一个冬季中台风、暴雨以及大雪等恶劣天气的考验,一年中几乎每天都进行实际传输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多种在实验室无法遇到的问题和现象,经过对发送和接收技术的研究和改善,问题均得到解决,系统也已适应了实际传输的需要。目前电影数字拷贝卫星传输系统传送一部国产影片(60GB左右),约2小时;传送一部国际标准的普通2D影片(200GB左右),约6小时;传送一部3D影片(400GB左右),约12小时;传送一部流动放映影片(5GB左右),约10分钟。系统传输能力完全可以满足影片发行的需要。

经过一年的实际传输实验,由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研制的电影数字拷贝卫星传输系统已经完成实验室系统向实际应用系统的转化,发送和接收设备完全国产化,系统已达到可实际应用的程度,即将投入实际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