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最新动态

UCS-NOC系统:影院安全放映的守卫者 ——专访时代今典集团董事长张宝全

2013年04月01日

                   

                                                                                                  •UCS-NOC监控中心

截止2012年底,中国数字银幕超过1.3万块,中国电影已经进入以数字放映为主流模式的时代。就在数字放映日渐普及的同时,中国放映市场也出现新的危机:万台数字放映设备面临“盲放”状态。放映员面对高度集成化的数字放映设备,难以发现电源、氙灯、硬盘等设备运行故障,2011年开始,数字放映事故呈上升态势。数字放映时代,只有通过信息网络化的管理手段才能保障放映安全。

时代今典集团斥资1.6亿元开发的、集合了国内外高端软硬件技术的数字影院安全放映监控服务平台——UCS-NOC系统,目前已正式进入市场,帮助院线、影院和设备维护商对放映设备进行7×24小时实时安全放映监控,并提供故障预警、告警和维修服务的信息化服务平台。时代今典开发的UCS-NOC系统能够实现对放映设备的52项安全监控以及预警功能,是目前功能最强大、规模最大的NOC系统,更适应中国影院的需求。

时代今典集团董事长张宝全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在数字放映日渐普及、放映事故逐渐增多、影院服务更趋重要的当下,影院应重视安全放映这一影院服务的基础。

 

                 

 

“UCS-NOC系统,影院安全放映的值守人”

《中国电影报》:进入新世纪以来,您和时代今典较早致力于电影数字化放映进程的推动。在您看来,数字化放映会为中国电影带来哪些改变?

张宝全:电影数字化放映并不只是介质的转变,最重要是解决了中国电影的两大问题。

第一是盗版问题。在数字放映的环境下,一旦出现盗版,哪怕是枪版,解开盗版画面上的水印便可知道盗版发生的影院名、机器名、序列号、开关机时间等信息,没有人再敢在电影院内进行盗版活动。

第二是数字放映消灭了中国的二三轮放映。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破百亿,但百亿票房不是奇迹,而是那一年50%的票房增长率,超过了30%的银幕增长率,这一比例在正常情况下应该是相反的。原因在于2010年全国数字放映的比例达到75%,而数字拷贝的成本很低,分发数量大,让二三线城市影院和北京、上海一样在第一时间拿到了拷贝,实现了一、二、三线城市的同步放映,刺激了更多的观众走进影院。同时,也推动了影院终端的快速扩张。

以上两点只是数字化放映为电影产业带来的初步改变,下一步将是放映方式、管理模式、广告运营模式以及影院经营模式等方面的改变,而这些改变,都建立在影院的数字化管理和NOC系统上。

 

《中国电影报》:数字化放映为中国电影带来了实质性的改变与发展。那么,今典是基于哪些考虑着手开发UCS-NOC系统?

张宝全: 目前,大批进入电影市场的数字放映机已经工作了2-4年,进入了故障高发期。近几年也确实发生了许多广受媒体和社会关注的放映事故,不过与胶片放映不同,数字放映机出现故障,工作人员既无法提前发现隐患,更不能快速判断故障和处理故障。

但NOC系统可以。这套系统好比X光,随时随地监视着放映设备的运行情况,当磁盘阵列出现故障、灯泡温度升高、风扇停止运转等情况,NOC会第一时间向影院、院线及设备维护商提供故障预警和告警以及故障诊断,让影院在事故发生前有时间做出应对,避免放映事故的发生。

另一方面,数字放映以后,机房逐步缩小,甚至被取消,工作人员更不容易知道放映机的状况,但UCS-NOC可以7X24小时进行安全值守。UCS-NOC最重要的功能是保障影院的安全放映。

如果打个比方来形容UCS-NOC的概念 ,它就是医生,从诊断、开药方到为放映设备治病都能够自动执行。

 

“今典UCS-NOC系统可提供52项方面的放映安全监控”

《中国电影报》:目前市场上好像也有了NOC系统准备启用,请您简要介绍一下今典研发的UCS-NOC系统的特色和优势。

张宝全:美国科视是全世界第一家研发NOC的企业,今典是第二家,2006年我们就开始了TMS及NOC系统的研发。今典这次和美国科视合作开发的UCS-NOC系统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首先是规模和功能最强大的,UCS-NOC系统可以对现行中国影院的所有设备,如放映机、服务器、音频系统、UPS电源等四大类共计52个方面的设备状况,比如风扇工作状况、放映机温度高低、冷却泵工作是否异常、磁盘阵列是否有故障、音频失真、电源状态等为影院、院线和设备维护商提供7X24小时的实时预警监控以及故障诊断等服务功能。

其次, UCS-NOC采取开放式的系统架构,从管理系统、架构设计以及底层平台等方面实现了统一,这样做的好处是工作效率会大大提高。在同一个系统内运营,具有稳定性、融合性、开放性等优势,硬件与环境、网络的融合都非常通畅,客户的综合使用成本也会降低。反之,如果一开始只专注于某一方面的功能,再通过“打补丁”的方式为系统增补新的功能,不仅制作成本高,时间长,运营的稳定性也会大大降低。

第三个优势是, UCS-NOC兼容中国市场七大品牌所有放映机、服务器,包括CHRISTIE、BARCO、NEC、SONY、DOREMI、DOLBY、GDC。系统设计之初,今典就按照全部兼容的标准进行的开发。

另外,今典的UCS-NOC系统制定了七级报警模式。报警时间是根据对放映影响严重程度的不同而不同。普通报警,即故障对本场放映并不会产生影响,系统的响应时间为100余秒;而紧急的报警响应时间仅为15秒。例如冷却系统突然失效就属于一级报警。

今典的UCS-NOC系统还有一个优势在于地面的到达服务。今典院线是目前中国银幕数最多、分布范围最广的院线,200余家17.5今典影院遍布全国100多个城市。今典影院的工程技术人员都是UCS-NOC系统的地面维护部队。一个有今典17.5影院的城市的影院设备出现问题,如果维保服务是今典,我们的工作人员就会在2小时之内到达。为此,时代今典专门对所有影院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UCS-NOC接入、以及各种品牌放映机设备的维护培训和相关证书发放。

 

“研发投入1.6亿元,影院接入NOC+TMS仅需十余万”

《中国电影报》:NOC技术含量很高,开发费用想必也非常高。这方面今典的开发费用大约有多少?影院接入该系统所需要的花费大约为多少?

张宝全:从2006年起,今典TMS及NOC系统的软硬件开发费用已达1.6亿。在开发模式上,我们选择了与美国科视合作,成立了世纪美映公司,今典占80%多股份。和科视合作不仅因为科视是世界上最早研发NOC系统的公司,且在安全放映、设备维护方面有着过硬、超前的技术基础。UCS-NOC在开发过程中吸纳了目前世界上最好的软硬件技术,重要的是适应了中国影院、院线及设备维护商的不同安全及服务要求,不仅能和今典自主知识产权的TMS对接,也能和目前中国影院使用的任何一种TMS对接。今典自主知识产权的TMS吸取了大量行业用户的建议,提供最人性化的全中文操作界面,支持院线的集中管理,同时也符合GY/T 247-2011《影院管理系统基本功能和接口规范》的系统。具体到影院方面,如果影院已经安装了TMS系统即可直接接入UCS-NOC系统,每年每厅NOC安全监控服务费为5000元。如果影院还没有进行数字网络化改造, UCS-NOC+TMS两套系统以及影院网络软硬件改造的费用,全部加起来大约为12万-14万。若影院已完成了网络基础改造,UCS-NOC+TMS的接入则仅3-5万元。

现在一家多厅影院通常会有3-4名工程技术人员,接入NOC和TMS系统后仅需1人即可。系统完成接入后,今典UCS-NOC系统的放映安全监控预警服务费仅5000元/厅/年,为影院节省了不少成本。

目前,今典、新影联、比高等院线影院已开始了全面接入UCS-NOC系统,预计到2013年底,全国将有3000-5000个数字影厅接入UCS-NOC系统,使影院安全放映得到保证。

 

《中国电影报》:1.6亿元的投入,七八年的时间,是什么让您和时代今典坚持这样的研发工作并进行积极推广?

张宝全:我们2006年开始研发TMS和UCS-NOC系统的时候,中国仅有几千块银幕,但那时我们就意识到,数字化是电影产业发展的大趋势,而基于安全放映体系所建立的运营管理工具也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中国共有1.3万块银幕,这是放映介质改变带来的结果。但如果安全放映体系无法建立,影院投资风险、管理风险将持续增高,银幕数的继续增长将面临困难。尤其是二三线城市,如果安全放映没有保证或维护成本过高,都会使影院难以维持正常运营。

中国想要保持银幕数的持续稳定增长,不是一两个管理工具便可以解决问题,而是需要更新数字电影的运营管理模式,从程序自动化到放映安全自动化,并在这个基础上实现电影制作、广告发放等模式的改革和转变。

数字放映对其他国家的作用不明显,但对中国非常重要。比如盗版使得中国的内容产业在影院以外,几乎没有什么收益,而国外电影在影院以外还有票房1-2倍的收益。电影市场归根到底还是在放映终端,如果银幕数不够多,很多电影便失去了回收成本的渠道。我个人认为到明年年底,中国银幕数将会达到2万块,到那时,影院的运营管理模式和安全放映的保障模式若也全面跟上,电影业发展的重点将会重新回到内容制作本身。

 

(摘自《中国电影报》2013年3月28日6-7版,记者李霆钧)